
牙结石导致牙龈萎缩的治疗方法有洗牙、龈下刮治、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1. 洗牙: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等。牙结石是导致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去除牙结石后,牙龈不再受其持续刺激,炎症会逐渐减轻,牙龈组织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从而缓解牙龈萎缩的进展。
2. 龈下刮治:使用特殊器械深入牙龈下方,刮除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牙结石在龈下长期存在会引发牙周组织炎症,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龈萎缩。龈下刮治能有效清除这些致病因素,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减缓牙龈萎缩。
3. 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丁硼乳膏。甲硝唑可抑制厌氧菌生长,阿莫西林能对抗多种细菌,丁硼乳膏有消炎止痛作用。这些药物能减轻牙龈炎症,消除因牙结石刺激引发的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有助于改善牙龈健康,防止牙龈进一步萎缩。
4.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能量,去除牙龈组织内的炎症细胞和病变组织,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激光能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可改善因牙结石导致的牙龈炎症环境,利于牙龈恢复,抑制牙龈萎缩。
5. 手术治疗:对于牙龈萎缩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采用手术方法,如引导组织再生术等。通过手术能重建牙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促进牙槽骨再生,改善牙龈萎缩状况,恢复牙齿的支持组织,提高牙齿的稳定性。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减少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维护和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牙龈萎缩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