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丛神经阻滞的阻滞方法有肌间沟法、锁骨上法、颈前阻滞法、深丛阻滞法、浅丛阻滞法等。
1. 肌间沟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在其后缘与前、中斜角肌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即肌间沟,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当有异感或突破感时,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药。该方法易于掌握,可同时阻滞颈丛深、浅支,适用于肩部及上肢手术。
2. 锁骨上法: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在锁骨中、内1/3交界处上方1.0cm处为穿刺点,穿刺针向内、后、下方向进针,当出现异感后,回抽无血、无气,即可注药。此方法操作简便,对膈神经、喉返神经影响小,但有气胸等并发症风险,常用于肩部及上臂手术。
3. 颈前阻滞法:患者仰卧,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垂直进针,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药。主要用于颈部浅表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较少。
4. 深丛阻滞法: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垂直进针,寻找颈椎横突,回抽无异常后注药,可较好地阻滞颈丛深支,用于颈部较深部位手术。
5. 浅丛阻滞法: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针,将药物注射于皮下及筋膜下,主要用于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手术。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患者应积极配合。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局部血肿等并发症。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