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肿了可能是过敏、外伤、感染、蚊虫叮咬、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处理伤口、抗感染、防蚊虫等。
1. 过敏:接触如食物海鲜、芒果等、化妆品、花粉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并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嘴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引起肿胀。应尽快远离过敏原,症状较轻时可冷敷缓解,若症状严重,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依巴斯汀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2. 外伤:受到碰撞、咬伤、刺伤等外力作用,嘴巴局部组织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同时身体启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需及时清洁伤口,避免感染,较小伤口可涂抹碘伏消毒;若有出血,按压止血;伤口较大需就医缝合,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罗红霉素分散片预防感染。
3.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嘴巴周围组织,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如牙周炎、唇炎等。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胶囊治疗;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真菌感染可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分散片、制霉菌素片。
4.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嘴巴时会注入唾液,其中的毒素和抗凝血物质会引发人体免疫反应,使局部出现红肿。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若症状较重,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减轻炎症反应。
5.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可能与遗传、药物、食物等因素有关。发病迅速,肿胀通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一般可自行消退,但症状严重时需就医,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嘴巴肿了期间要保持嘴巴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肿胀和疼痛。尽量减少对肿胀部位的刺激,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