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超声引导下重复穿刺常见于穿刺标本不满意、临床高度怀疑恶性但首次穿刺阴性、结节短期内明显变化、可疑转移淋巴结、基因检测提示需进一步评估等情况。
1. 穿刺标本不满意:若首次穿刺获取的细胞或组织量不足,无法进行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如涂片细胞数量过少、组织条不完整等,不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此时需要重复穿刺以获取足够且质量合格的标本。
2. 临床高度怀疑恶性但首次穿刺阴性:尽管首次穿刺结果为阴性,但患者存在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如家族史、颈部放射史,且超声特征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如边界不清、微小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为避免漏诊,需重复穿刺进一步明确。
3. 结节短期内明显变化:甲状腺结节在短时间内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通过重复穿刺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性质的改变,判断是否恶变。
4. 可疑转移淋巴结:当发现颈部淋巴结有可疑转移迹象,如淋巴结结构异常、血流丰富等,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重复穿刺,可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
5. 基因检测提示需进一步评估:某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恶性风险或特殊的生物学行为,为更精准地判断病情,可能需要重复穿刺获取组织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和分析。
甲状腺超声引导下重复穿刺是为了更准确地诊断病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安排,保持良好心态。穿刺后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加剧、发热等,需及时就医。后续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及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