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死病人经常高血压的原因有血管病变、神经调节异常、内分泌紊乱、肾脏功能受损、药物副作用等。
1. 血管病变:脑梗死本身多由脑部血管粥样硬化等病变引起,这种血管病变可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使得血流阻力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脑部血管病变还可能影响到对血压调节相关的神经和血管结构,进一步扰乱血压的正常调控机制,促使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2. 神经调节异常:脑梗死会损伤脑部神经组织,其中包括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中枢和神经传导通路。这些神经结构受损后,会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交感神经兴奋度异常增高,引起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从而使血压升高且难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3. 内分泌紊乱:脑梗死可能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具有升高血压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打破了体内激素的平衡状态,使得血压上升。内分泌紊乱还可能影响肾脏对水钠的代谢,间接影响血压。
4. 肾脏功能受损:长期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脑梗死病人在患病过程中,由于全身血液循环状态改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容易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脏对血压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当肾功能受损时,水钠潴留、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机制失衡,可进一步加重高血压情况。
5. 药物副作用:脑梗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部分药物存在导致血压升高的副作用。比如某些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可能会影响体内的生理调节机制,干扰血压的稳定,从而使血压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
脑梗死病人出现经常高血压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积极控制血压。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高血压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