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钱币状湿疹、汗疱疹型湿疹等。
1.急性湿疹:起病较急,皮损多为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伴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部位,病程较短但易反复发作。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未及时适当处理演变而来,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量丘疱疹或糜烂,仍有明显瘙痒感,皮损颜色可呈暗红色,边界相对清晰,病程较急性湿疹稍长。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化而成,皮损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呈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有鳞屑,或因搔抓形成苔藓样变,瘙痒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外阴等部位,病程迁延,可达数月甚至数年。
4.钱币状湿疹: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的钱币状斑片,直径1-3厘米不等,边界清楚,斑片上可出现丘疹、水疱、渗液、结痂等多形性损害,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背、足背等部位,病程慢性,常冬季加重夏季减轻。
5.汗疱疹型湿疹:好发于手掌、足底及指(趾)侧缘,表现为深在性的小水疱,呈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疱液清澈,周围无红晕,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屑现象,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烧灼感,常呈季节性发作,春秋季多见。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搔抓患处,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饮食上尽量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易致敏食物,若出现湿疹症状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随意用药,以防病情迁延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