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常用的推拿手法有补脾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1.补脾经: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操作时用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拇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操作100-300次,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2.摩腹:以小儿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顺时针方向环形抚摩腹部,每次操作5-10分钟,能调理肠胃、理气消食,可改善腹泻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3.揉脐: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小儿肚脐部位,力度轻柔,每次操作100-300次,具有温中止泻、散寒止痛的功效,对寒湿型腹泻效果较好。4.推上七节骨:七节骨位于小儿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螺纹面自下向上推,每次100-300次,能温阳止泻,常用于虚寒性腹泻或久泻不止。5.揉龟尾:龟尾穴位于小儿尾骨端,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该穴位,每次100-300次,具有通调督脉、调理大肠的作用,可辅助治疗各种类型的腹泻。
小儿腹泻期间,除推拿调理外,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同时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烂面条等,避免油腻、生冷食物刺激肠胃。若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可仅依赖推拿延误病情,确保患儿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