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B超可检查出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相关病变。
1.脂肪肝:B超下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晰或消失;根据回声改变及管道显示情况,可初步评估脂肪肝的轻、中、重程度,为临床制定饮食调整、运动干预等方案提供依据。
2.肝囊肿:B超下肝囊肿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光滑,囊壁薄且完整,后方回声增强,可明确囊肿的大小、数量及位置分布,多数肝囊肿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监测其变化。
3.肝血管瘤:典型的肝血管瘤在B超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均匀,部分较大的血管瘤可呈现混合回声或低回声,B超可确定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帮助鉴别其他富血供肝脏病变。
4.肝硬化:B超可见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肝内管道结构紊乱、门静脉内径增宽、脾大及腹水等特征,可辅助诊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5.原发性肝癌:B超可发现肝脏内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节,部分结节内部可见异常血流信号,结合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为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争取时间。
定期进行肝脏B超检查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方式,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影响结果准确性。若B超结果显示异常,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结合肝功能、CT或MRI等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切勿自行判断或忽视。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肝脏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