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鼻腔、咽喉部的急性炎症都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为上感,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果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一定的次数,就称为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什么是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呢?这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儿科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那么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
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幼儿,每年发病的次数超过7次。导致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非常多,包括先天不足、免疫力低下、营养物质缺乏、生活环境差等,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平时不注意喂养方式,幼儿长期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很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的问题,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表现
这种病发病较急,患者会出现发热、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伴有轻微咳嗽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呕吐和腹泻。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年龄越小,发作次数越多。患者也容易患上其他呼吸道疾病,经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脸色暗黄、体重下降等。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出现哮喘病、肾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对生长发育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儿科疾病,患儿在一年内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一系列症状。这种病的临床治疗目的在于减少发作次数,要控制病原体入侵,进行抗感染治疗,这也是常规治疗。也可以给患儿使用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呼吸道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次数,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