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缺血在心血管内科越发多见,危害到较多中老年人的心脏健康,容易引发胸骨后或是心前区闷痛等表现,病情加重后还会产生心悸、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的症状。考虑到急性心肌缺血的危害性严重,病发之后及时展开治疗工作,那么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1.口服药物治疗
安神补心丸属于口服的中成药物,由丹参、五味子、石菖蒲、合欢皮等成分所组成,能起到养心、安神的疗效,适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用药后缓解患者心悸失眠、呼吸困难等表现。各位患者每天用药三次,用药期间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千万不能生气、恼怒。
2.中医方剂治疗
针对心血瘀阻型的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可采用中医方剂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来治疗,能起到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的疗效,减轻患者眩晕以及心悸等不适的表现。本方剂由川芎、赤芍、桃红、红花、当归、丹参等成分组成,患者每天用药一剂,将药物加水之后煎煮分为两次服用,必要时可随症加减。
3.护理治疗
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处在恢复期间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起床时注意缓慢,还要缓缓下床、缓慢穿衣,这样才能使身体功能慢慢的适应日常活动,以免产生心率以及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另外在洗漱时使用温水,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不宜接触冷水,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刺激,影响到血管收缩。
上述就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所有人要注意心脏的功能变化,可定期去医院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及时就诊治疗,还要调整好生活节奏,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朋友的治疗工作。发病期间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一些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