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一种小儿疾病,指的是急性发热以及全身血管病变,临床症状包括眼睛结膜充血,身体淋巴结肿大等。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川崎病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相关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如果家长没有带孩子及早治疗疾病,容易引发一系列后遗症,接下来对这些后遗症进行详细介绍。
1.冠状动脉炎
川崎病对于患者的心脑血管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治愈之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炎,同时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肿瘤,导致动脉狭窄以及堵塞。因此,人们产生胸闷、气短甚至心梗现象。
2.心肌炎
川崎病对于心脏的血管以及周围组织造成影响,所以在治愈之后出现心肌炎这种后遗症,具体表现为身体困乏、发热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果没有及时用药进行控制,还可以引发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
3.胆囊积液
胆囊受损是川崎病治愈之后的常见后遗症,临床上最常见的包括胆囊积液、严重腹痛以及黄疸等。医生对患者进行触诊之后,可以发现右上腹出现肿块,如果病人经常剧烈运动,还会引起肠梗阻或者肠道出血等并发症。
4.大出血
患者在出现川崎病之后,血管可能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比如血管脆弱,在此期间人们一旦受到碰撞,容易导致大出血现象,比如胸部积血,严重情况下引起休克。
众所周知,人们拖延病情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出现川崎病的人必须及早治疗,比如注射血清球蛋白,应用阿司匹林等。如果不慎出现后遗症,必须尽早调理身体,比如服用有利于心脑血管的药物,平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蘑菇以及紫菜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