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呕吐、腹泻。它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层段,并伴有发烧,恶心,厌食和其他中毒症状,临床上,导致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那如何诊断病毒性腹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病毒性腹泻的诊断需要根据症状来判断。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还可伴有发热、恶心、腹痛、腹胀等症状。儿童通常在呕吐后伴有轻度发热,他们的粪便大多是水样或黄绿色。病毒性腹泻的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1.对于腹泻、恶心、呕吐甚至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有必要做大便检查,看是否有异常白细胞,消除细菌感染,无轮状病毒。
2.血常规检查,看看体内是否有感染或炎症,包括C反应蛋白,以排除细菌引起的感染,然后再进行推断。
3.从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域来看,此类症状往往发生在秋冬季,尤其是当周围病例较多时,患病毒性腹泻的概率更大。
4.病毒性腹泻潜伏期短,发病急性,临床表现为急性水样腹泻、黄水样粪便,有些病人可伴有呼吸道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病毒性腹泻如何诊断的全部内容,对于病毒性腹泻患者,可以服用利巴韦林抗病毒药物,同时服用蒙脱石粉止泻。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更加注意保暖,避免腹部感冒,避免饮用冷水,避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吃冷硬性食物,能有效预防症状恶化,也能促进疾病的快速恢复。如果患者还出现体温升高的症状,应及时在正规医院登记,听从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