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就诊于心血管内科,起因与感染、心律失常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有关,可累及到患者的心脏功能。病发初期时可引发呼吸困难、咳嗽等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在活动后感觉到气促,以及身体乏力。由此可见该病不能忽视,发病后的治疗工作刻不容缓,那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1.口服药物治疗
培哚普利片主要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遵医嘱服用本品可减轻呼吸困难以及气促等表现。由于食物容易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应当在饭前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少数患者会产生胃痛、厌食以及恶心等表现,如症状不断加重,则要立即咨询医生展开相应的处理。
2.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以调理为主,多结合患者的病情选用桂枝赤芍汤来治疗,合理服用本方能起到活血化瘀、益气通脉的疗效,改善患者胸闷气短以及口唇紫绀等表现。本方剂由桂枝、赤芍、桃杏仁、丹参、葶苈子等成分组成,患者每天用药一剂,也可将药液分为早晚两次服用。
3.护理治疗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可帮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恢复,还可以降低心脏损害。另外,还要控制日常饮食,多补充一些低脂、低盐的食物,尤其是重度患者还要限制入水量,以免引发水肿症状出现。如患者的身体素质良好,可结合身体情况进行一些户外运动。
看完介绍,了解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各位朋友应当留意心脏的功能变化,谨防呼吸异常、急促等异常症状的出现,身体发病后不能拖延治疗时间,及早处理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及扩散。处在恢复期间不可以负重,还要注意调整个人饮食,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