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门脉代偿性疾病,常常继发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门静脉血栓以及其他部位的静脉回流障碍等。由于门脉压力异常增高,为了促进血液的回流而形成门体侧支循环,从而引发食管静脉曲张。如果不及时控制和缓解这种现象,则会给患者造成很严重的危害。
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当食管静脉管壁无法承受门脉高压时,就会发生破裂。如果食管静脉破裂较轻,出血量较少的话,患者只是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如果门脉压力过高,就会造成食管静脉突然破裂,并出现吐血或喷血的情况,使患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甚至发生突然休克或猝死。
2.引起贫血:随着门脉压力的持续升高,食管静脉逐渐扩张,静脉血管壁随之越来越薄。一旦门脉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食管静脉管壁发生破损,血液就会逐渐向血管外部渗透,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血、贫血的情况。
3.引发肝肾综合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会使患者体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加重肝脏的造血和藏血负担,使肝脏病变逐渐恶化,并进入肝硬化的失代偿期,从而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上述可知,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因此一定要及早治疗,尤其是患有肝病的人群,更要多加预防。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后,预防破裂出血是防止产生严重危害的关键,常见的缓解和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的方法为静脉曲张结扎。同时,患者的饮食尽量以软烂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粗糙或质地坚硬的食物,以免刺破静脉管壁而引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