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管不通是导致脑血管意外的基本因素,这种现象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与长期抽烟、血管老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动脉血管不通严重程度不一,如果动脉血管完全闭塞,患者会出现肢体严重缺血的现象。那么动脉血管不通,怎么治疗呢?

1.治疗原发病。首先要确定导致动脉血管不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定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患者要尽快戒烟戒酒,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平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紧张、焦虑等。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服用降糖药物,但是要警惕低血糖。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贝前列素钠片、已酮可可碱等。已酮可可碱能够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受量,减轻跛行症状,适合下肢血管不通患者。贝前列腺素钠片可以缓解缺血症状,改善病情。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为阿司匹林,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延缓动脉闭塞,但是无法增强运动耐受力。
3.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患者首先要进行溶栓治疗,然后使用球囊扩张血管或者直入支架,恢复血液循环。患者术后要积极做康复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以上介绍了动脉血管不通的几种治疗方法,包括原发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这种病危害性很大,可诱发各种危险的心血管疾病,比如脑卒中。如果是下肢动脉血管不通,患者会出现间接性跛行,严重时肢体坏死,需要截肢。除了积极接受治疗,患者也需要注意日常调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