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医学专家建议人人都需要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心肺复苏作为一种急救的措施,在关键时刻能够抢救生命。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有人晕倒的时候提供心肺复苏急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心肺复苏的,有的时候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肺复苏呢?
1.患者意识丧失。当患者倒地时,应该首先确定患者的意识是否完全丧失,应该在患者的双肩进行轻轻的拍打,并且进行大声的呼喊。如果患者完全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考虑为意识的丧失。
2.呼吸停止。如果想要实施心肺复苏,在复苏之前应该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可以观察患者胸部的起伏情况,并且判断鼻部有无正常呼吸,一般观察的时间应该在5~10秒左右。
3.颈动脉搏动消失。可以使用中指和食指从气管向侧方进行滑动,直到摸到颈动脉部位,判断的时间在5~10秒左右,如果颈动脉搏动消失,可以考虑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适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典型的包括心脏病溺水或者遭受电击引起的心脏和呼吸停滞。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需要进行专业性的判断,不可以盲目的进行心肺复苏。若患者合并有骨折,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加重患者的损伤程度。也有部分患者并不是由于心脏骤停引起的晕倒,可能是由于血糖降低引起的,所以采取心肺复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若发现有人晕倒,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要掌握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进行初步的心肺复苏之后,应该尽早的拨打120进行院内治疗。在心肺复苏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按压的力度,避免引起肋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