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表现在咽、扁桃体局部出现有灰白色的假膜并伴随有中毒的症状。它的传播途径是较为广泛。它可通过飞沫及污染都得以传播。通常1~7岁小儿发病率较高,但只要普遍接种“ 白、百、破”菌苗之后,此症状在我国已基本是不存在的。
咽白喉是较为常见的白喉病,多见于年长儿童时期。症状轻者全身症状轻,假膜局限在扁桃体上且呈点状或小片状。中型者伴有发热且全身症状明显,扁桃体明显肿大而且局部有片状灰白色假膜附着。重型者全身症状严重,软腭、鼻咽、咽后壁、悬雍垂等部位被假膜波及同时大多患者伴有心肌炎和外周神经麻痹如软腭、动眼神经麻痹等。
喉白喉。大多由咽白喉发展而来,但发生于喉部支气管也是较为少数的。初起病症是咳嗽较为频繁,咳声嘶哑。随之便会出现呼吸困难,体温逐渐升高,伪膜梗阻便会越发明显,患儿常呈昏迷昏睡状态并且呼吸越发变浅或不规则,此时及时抢救,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小儿白喉病全年散发,但大多集中在冬春季节,年龄集中在以2~5岁宝宝为多。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会明显。患病后,患者们均有持久免疫力。
所以,提醒各位家长,流行感冒期间不要带小孩去公共场所。尤其宝宝在3个月开始就应注射百日破混合制剂;7岁以上宝宝或抵抗力较为弱的宝宝可用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或吸附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预防此病的发生。
如已经患有该病的患儿应及时隔离患儿,并且对患儿的分泌物、用具、衣服、病室等,都要进行严格消毒。患病宝宝应多卧床休息注同时意口腔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饮食方面宜清淡而营养丰富的,以流食、半流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