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于多发的消化内科疾病,多见于40-50岁的男性,其病因与进食高油脂性食物、胆道手术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病可引发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不适的症状。考虑到该病发病较急,一旦发病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如下述这些方法可稳定患者的病情,继而减轻腹痛及休克等表现。

1.中医治疗
中医方面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分为不同的类型,针对于肝胆湿热的患者,容易产生腹痛、发热、黄疸、口苦等不适的症状,对此可采用大柴胡汤来治疗,能起到清热化湿、疏肝利胆的疗效。本方剂由大黄、黄芩、柴胡、山栀、半夏等成分组成,以上药物加入到清水中煎煮,一日服用一剂即可。
2.支持治疗
结合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可给予支持治疗,在静脉内补充电解质,从而维护循环血容量,还要注意饮食调节,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用药后可以抑制肠道细菌生长,还可以预防以及控制继发感染,继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3.手术治疗
如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采用中医或是支持治疗无效时,则应当考虑手术方法治疗,通过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的胰腺健康恢复。恢复期间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以及脉搏的变化,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则要给予对症处理。
综合以上知识,了解到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提醒大家要注意胰腺部位的健康,且要警惕腹部疼痛等症状出现,生活中还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病不能延误就诊时间,及时处理才能稳定病情。患者应当调整好心态,还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节,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