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身边,患有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导致脑血栓等疾病产生的诱因有很多,比如长期肥胖、滥用药物、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除此以外,年龄、遗传等因素也有可能诱发脑血栓。那么初期脑血栓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注意病情监测。一旦确诊初期脑血栓,就一定要对日常的病情进行严密又有效的监测。尤其是要观察患者病情产生的变化,比如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活动功能,肢体功能等是否产生了变化。如果出现更加恶化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也要严格注意患者血压产生的各种变化,不管是血压过高还是血压过低,都要及时就医。
二、注意日常肢体护理。即便是初期脑血栓,也会导致一侧肢体瘫痪,所以要对瘫痪肢体进行有效的护理。家属们要定期定时对瘫痪一侧的肢体进行按摩,通过有效的按摩,能够使患病一侧的肢体血液循环加速,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静脉血栓的产生。也要避免患病一侧的肢体受到压迫,否则容易引起静脉血栓。
三、注意随访复查。初期脑血栓患者要严格进行治疗,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在服用药物的过程当中,需要随时进行复查。特别是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一般医生都会要求患者在两周之内进行复查,主要是查患者的功能是否正常。有血管狭窄情况的患者,也应该一年进行一次复查,以便医生及时掌握和了解患者的病情,避免更严重的情况产生。
四、注意日常饮食管理。饮食对初期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初期脑血栓患者在饮食上要保证清淡的原则,不要吃高盐高油脂的食物,要吃一些维生素含量比较高、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所以初期脑血栓患者要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避免大鱼大肉等肥腻的食物,更不能暴饮暴食,预防肥胖的情况出现。
初期脑血栓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还要注意心情调理。心情好是身体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脑血栓患者,病情的恢复期会很长,很多患者会出现抑郁、悲观等不良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才能让患者更有信心战胜疾病,尽快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