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一种高发病,它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总的来说,心脏功能异常以及心脏疾病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病发生后,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心排血量不足,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微循环障碍。本病发生后尽早治疗,对于改善预后以及预防并发症极为重要。由于此病危害较大,所以要注意预防,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
1.早期筛查:对于成年人的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开始进行血压和血脂筛查,对于有患病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应当逐步进行心脏彩超以及冠脉CT筛查。
2.饮食预防:要想很好的预防心源性休克,应当格外注意饮食,饮食方面要均衡营养,三餐保持规律,尽量少食多餐,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尽量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不要暴饮暴食。
3.控制体重: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关键在于经常运动,防止肥胖,对于偏重的患者,应当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4.运动预防:研究表明,低强度且持续性的运动有注于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比如慢跑和游泳。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需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3.劳逸结合:要遵守规律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小时左右的睡眠,尽量早睡觉、早起床,避免过度的劳累和熬夜。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措施如上分享,望患者周知,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才是保证健康的有效方法。如果一个人出现了神志异常、浮躁、淡漠、意识模糊,脑部症状,或者是有心悸、呼吸困难等肺部症状时,则要留意是心源性休克,这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该种疾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改善预后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