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好发于40~70岁的人身上。得此病后,如果不及时控制,则会并发脑血管痉挛、颅内血肿形成、脑出血、颅压增高、脑水肿、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要想确诊是不是颅内动脉瘤,需要进行头颅动脉CTA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检查确诊后,要及时用药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尼莫地平、氨基己酸。那么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详细阐述。

1.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主要原因。 如果颅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会导致动脉缺乏组织支持,但成熟的血流量较大,由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原因,颅内动脉分叉部位容易受到冲击,进而向外突出诱发颅内动脉瘤。
2.动脉硬化:该种疾病的发生也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当动脉壁发生粥样硬化时,会导致动脉壁纤维断裂,从而削弱动脉壁的受压能力。动脉壁硬化会造成动脉营养血管阻塞,促使血管壁变性,进而诱发颅内动脉瘤。
3.感染因素: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约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5%,身体各个部位的感染都会以小血栓的形式通过血液散播在脑动脉的分支处,少数小血栓停留在动脉分叉处,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颅骨质感染、脑膜炎,这些疾病会侵蚀动脉壁,从而诱发感染性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上几种,该种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氨基己酸、甘露醇、苯巴比妥、地西泮;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或结扎术、开颅动脉瘤孤立术、开颅动脉瘤包裹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