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宝宝出生后主要以母乳为主,从而获取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是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不健全,吮吸能力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喝奶后吐奶的现象。吐奶虽然较为常见,但若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便会导致呛奶,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那么当宝宝出现吐奶现象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宝宝吐奶和喂养姿势不对有关,父母需要调整喂奶姿势,将宝宝倾斜至45度,并将头部垫高一些,然后再给宝宝喂奶,这样会让宝宝感觉舒适,避免吐奶。
第二、宝宝喝奶后需要拍嗝,拍嗝的目的是避免吐奶。拍嗝的正确方法是将手部弯曲,轻轻的拍扣宝宝的背部,从上到下拍打即可。
第三、母亲由于自身原因无法为宝宝提供奶水,便会进行喂奶粉。通常奶粉会冲泡在奶瓶中,再由宝宝吮吸奶嘴。但是有些奶嘴的形状及大小并不适合宝宝,那么在喝奶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多余的空气进入胃部,引发吐奶的现象。此时需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适合的奶嘴。
第四、当宝宝出现吐奶问题较严重的时候,需要减少喂奶的次数,如果依旧没有得到缓解,需要立刻就医检查,排除体内的其他病症。
第五、宝宝喝奶粉出现吐奶现象,父母需要考虑奶粉的成分是否适合宝宝。最好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奶粉,这样不仅可预防吐奶,还可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宝宝喝奶是为了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如果喝奶姿势不正确,或者是身体存在某些病症,便会导致吐奶的现象。此时父母可通过上述介绍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改善吐奶。如果吐奶问题异常严重,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宝宝的身体健康受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