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囊肿是消化内科高发病,这种疾病好发于肠系膜发育异常的人以及有腹部外伤的人身上。得此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则会并发肠梗阻、尿路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若想确认是不是肠系膜囊肿,需要进行腹部X线检查、CT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那么引发肠系膜囊肿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详细介绍。
1.先天性肠系膜囊肿:先天性肠系膜囊肿通常分为肠源性囊肿、结肠浆液性囊肿两种类型,该类型的疾病是由于胚胎时期肠道发育出现憩室样芽突退化所引起。如果残留的芽突从肠黏膜脱落,并在肠系膜上逐渐增长,就容易形成肠系膜囊肿。
2.肿瘤性肠系膜囊肿:该种类型的疾病通常为囊性淋巴瘤、海绵状淋巴瘤,通常发生在回肠系膜根部、小肠系膜根部。引起淋巴瘤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淋巴管结构异常、淋巴组织错位生长、淋巴管梗阻、淋巴管扩张。
3.外伤性肠系膜囊肿:此类疾病通常是由手术创伤所引起,若肠系膜发生出血、血肿、淋巴液外漏等情况,血肿就会被纤维组织包住,进而形成肠系膜囊肿。
4.感染性肠系膜囊肿:该种类型的疾病通常以结核性肠系膜囊肿最为常见,该类囊肿一般是由肠系膜淋巴结核液化所导致。
肠系膜囊肿的发病原因有以上四种,该病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为囊肿剜除术、囊肿与肠腔吻合或袋形缝合术、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肠系膜囊肿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饮食调理,患者要忌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比如豆浆、萝卜;与此同时,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便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