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发病,这种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患此病后,患者通常会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表现,该病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则会并发脑血管痉挛,颅内血肿、颅压增高、下丘脑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颅内动脉瘤危害较大,所以要及时检查治疗,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1.头颅动脉CT检查:该种疾病发生后,可以通过头颅动脉CT检查来确诊,该检查对于确定出血范围、血肿大小以及脑梗死的情况很有帮助。头颅动脉CT检查安全、便捷、有效,昏迷的病人也可以使用。
2.头颅MRI检查:头颅MRI检查能够有效的显示动脉瘤与脑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且该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属于无创检查,但该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低于脑血管造影检查。
3.脑血管造影检查:得此病后,可以采用脑血管造影检查来确诊,该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金标准,如果病人出现蛛网膜出血、后组颅神经障碍等情况,均应当及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便于明确病因。
4.脑脊液穿刺:本病发生后,采用脑脊液穿刺检查时,会发现脑脊液呈血性,镜检时会发现脑脊液当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对比新鲜红细胞和陈旧红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脑出血是否停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情况,则要慎重进行脑脊液穿刺,需缓慢放血,防止诱发脑疝。
颅内动脉瘤通过以上几种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治疗。临床方面一般应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尼莫地平、甘露醇;若药物治疗不能够减少出血,则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为开颅动脉瘤孤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以及开颅动脉瘤包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