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非常复杂,大部分患者因感染、药物中毒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发病,一旦发病容易产生蛋白尿、血尿、水肿以及高血压等表现。大家要重视肾功能变化,时刻提防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出现,病发后可遵医嘱选用下述几种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膜性肾小球肾炎一旦发生,应立即消除发病起因,且要予以消除,比如停止服用金制剂或是青霉胺等药物,更不能接触到汞、甲醛等毒物。此外,还要重视合并症的治疗,如患者存在有自身免疫疾病,应当同时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当定时服用药物,切记不宜自行停止用药。
2.药物治疗
如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且存在有水肿不适的表现,则要给予利尿剂治疗,常用药物有呋塞米、安体舒通等,用药后能够减轻水肿等表现,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免疫药物在治疗膜性肾小球肾炎方面效果明显,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抗炎症反应,但对于水盐代谢影响并不大,在临床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3.手术治疗
针对于出现肾衰竭的膜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采用透析治疗疗效不理想时,需考虑肾移植手术治疗。但在手术前应当为患者寻找合适的肾源,这样才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从而恢复正常的肾脏功能。手术过后需谨防排斥反应的出现,出现异常的情况应当立即处理。
上述知识介绍了三种治疗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法,这是不容忽视的肾脏疾病,大家要重视该病的预防工作,及早预防才能降低病发率,从而保护正常的肾脏功能。身体一旦发病,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药物,严重者应当立即实施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