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细菌性角膜溃疡越发多见,这是一种起因复杂的眼部疾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者或是老年人群,一旦发病眼部可产生畏光、眼疼以及眼红等表现。如病情不断发展,可累及到患者的视力,因此发病后需积极展开救治工作。那细菌性角膜溃疡多久可以恢复呢?常用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细菌性角膜溃疡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考虑到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存在有差异,为此影响到康复时间。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则疗程方面较长,用药不当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到眼部视力。
1.药物治疗
细菌性角膜溃疡一旦发生需在局部使用敏感药物治疗,也可以频点高浓度的抗生素眼药水,用药后可改善眼痛、畏光以及红肿等不适的表现。针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发病的患者,宜采用头孢唑林、万古霉素以及苯唑西林等药物治疗,按规定用药才能促进眼部健康的恢复。
2.全身用药治疗
针对于眼部感染过于严重的患者,应当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医生多推荐使用青霉素或是庆大霉素等,用药过程中还要遵循相关原则,谨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3.手术治疗
如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合并出现慢性泪囊炎的症状,则表明眼部受损较为严重,采用药物治疗很难起效,对此可采用手术摘除泪囊。这样才能隔绝细菌的来源,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还可以降低该病的危害性。
以上就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该病影响到眼部健康,直接波及到患者的视力,一旦发病不容延误治疗时间,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展开对症治疗工作。与此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患者不宜疲劳用眼,还要注意患眼卫生,这样才能避免眼部感染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