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地方,容易出现疾病,比如因为细菌感染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膀胱炎症的产生。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痛、尿急,还有可能伴随着血尿或者下腹疼痛等身体反应。大部分患者会选择通过吃药的方式来控制病情,但是有的人发现吃药之后没有效果。那应当如何正确的处理呢?

1.接受检查
查明病因是解决膀胱炎症的第一步,所以患者需要先到泌尿外科接受触诊、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多种检查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病菌的种类,确认身体是否出现结石、肿瘤等异常现象。
2.抗生素
首先需要进行药敏实验,然后选择对病菌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洛片、左氧氟沙星或者头孢地尼片等。用药的疗程通常在两周左右,在这个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直到检查结果中没有出现病菌。
3.中药疗法
慢性膀胱炎症状比较轻微的人可以选择中药疗法,主要包括中成药物和中草药。中成药物指的是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石韦胶囊等。中草药指的是金银花、车前子、黄芩、当归、陈皮、甘草等,药物使用方法是用水煎服,可以消炎通淋。
4.手术
如果接受检查之后发现膀胱结石导致膀胱炎症反复发作,则需要先通过影像检查来确定结石的大小和具体位置。除了可以服用溶石药物之外,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疗法,主要分为经尿道取石术、冲击波碎石术和开放式手术等。
慢性膀胱炎是一种疗程比较长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男女皆有可能发病。由于临床症状会让患者比较痛苦,所以需要接受科学的治疗。不仅要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药,而且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比如每天清洗身体,更换内裤,不吃油腻辛辣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