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部分人,由于失语症的困扰,无法与身边的人进行正常交流,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给许多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传导性失语指由于与言语功能有关的脑结构损害引起的语言交流能力受损或者丧失,患者理解、形成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受损,那么,失语症的成因有哪些呢?下文为大家做了详细解答和参考。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控制人类的语言行为,例如,能听懂别人讲话的意思,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伤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而受到损害,人的语言行为便会出现障碍,这就是失语症。失语症患者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严重时甚至无法说话。
在表达方面,自发言语流畅,但多伴音素性错语障碍为其特征。复述与自发言语命名,读词都表现为错语。对文字和音声理解都较好。1.损伤部位:左侧颞叶或顶叶上部(可能是前后语言区域的联系纤维受损)。2.症状: 复述障碍明显,语言和理解不同程度地相对保留。其实,失语的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丧失可以是部分性的,也可是全面的丧失。对大多数人来说,左侧颞叶及其邻近的额叶是语言中枢。脑卒中、脑肿瘤、脑外伤或颅内感染累及到这个区域的任何部分,至少会影响某些语言功能。其主要病医有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脑部感染性疾病等。早在公元前Smith的外科文稿中就已提到过语盲丧失,希波克拉底学派文集首次清楚地论述脑损害对言语丧失的作用。15世纪后一直到18世纪出现有关言语障碍的报道一主要是选择性言语缺陷病例。1762年,Morgogni对各种原因(包括右侧偏袒及左半球病变并存)引起的失语症作了总结,但对言语丧失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无任何明确的认识。1770年Gesner提出,言语缺陷是由于丧失了概念及其语词符号之间有关的特殊记忆的观点。
以上就是“传导性失语症成因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失语症的康复目标就是通过语言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使其回家庭或社会。患者的家属一定要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积极治疗。最后,祝愿每一位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