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使盆腔器官脱离正常位置而引起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小便异常反应,极大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建议在身体出现异常时尽快检查治疗,那么盆腔器官脱垂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盆腔镜检查
盆腔器官脱垂可以通过盆腔内镜检查。这种方法需要在盆腔放置专门的阴道窥镜,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盆腔器官的具体情况,不仅可以快速诊断疾病,还可以知道脱垂的严重程度,使得后续治疗更加方便。
二、超声波检查
超声检查也可用于诊断盆腔器官脱垂,临床上经常使用,能快速识别疾病,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这种检查也有一些弊端,不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否则不会发现任何异常。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
磁共振成像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影像学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任何的疼痛和伤害。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盆腔器官的具体形态,所以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不过检查的价格比上面两次检查贵一点。
事实上,有很多方法可以诊断盆腔器官脱垂,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疾病诊断明确,就要积极进行相关治疗。一般盆腔器官脱垂使用子宫托、药物等保守方法控制。严重情况则需要手术,术后患者应多卧床休息,同时根据医生的治疗,使用一些药物促进病情的好转,此外,注意饮食,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