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和胆道堵塞都是常见的疾病,从广义上来说,胆结石是胆道堵塞的一种类型。胆结石多见于3F女性,也就是肥胖、多产及40岁以上。患者会出现胆绞痛、黄疸、高热、寒颤等症状,可并发细菌感染,那么,怎样检查胆结石和胆道堵塞呢?
1.实验室检查。首先要接受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如果血象升高,说明存在感染,需结合炎症指标进行判断。胆结石导致胆道堵塞时,胆红素一定程度升高,表现为皮肤黄染。
2.B超检查。对胆结石患者来说,B超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准确率高达95%,能够确定结石的具体位置及大小,以及是否合并胆道堵塞。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通过以胆管造影检查,能够清晰地看到胆结石的分布以及肝实质病变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4.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内镜下,能够直接观察到胆道,对疑似病变的组织进行活检,可同时观察胰腺导管。这种检查方法是有创检查,可能会诱发胆管炎或胰腺炎,需要谨慎。
5.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如果存在胆管扩张,但是CT检查或MRCP无法发现病变,可以考虑进行该项检查,但该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并发胆道感染、胆汁漏等。
以上是检查胆结石和胆道堵塞的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胆道造影检查等,胆结石是比较常见的结石病之一,容易导致胆道堵塞,可引发胆绞痛、黄疸等,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如果疼痛非常剧烈,可使用解痉类药物进行止痛,必要时使用杜冷丁。在急性期,应尽早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避免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