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杆菌感染造成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通常是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患上该病的。在临床上,该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休克。那么细菌性痢疾怎么根除呢?

1.一般治疗。如果是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需要隔离治疗,直到症状消失。在治疗期间,必须卧床休息,以流质饮食为主,不得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果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要口服补液,重度脱水者需静脉补液。如果出现高热症状,需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烧药物。如果腹痛剧烈,可适当使用阿托品、颠茄片等药物。
2.抗菌治疗。要根据细菌性痢疾,必须接受抗菌治疗,由于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长,表现为多重耐药性,因此要根据流行毒株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的有喹诺酮类药物、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等,儿童患者尽量不要使用喹诺酮。
3.中医治疗。在中医上,细菌性痢疾可分为湿热痢、寒湿痢、虚寒痢、虚热痢等分型,分别由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比如芍药汤、胃灵汤、白头翁汤、附子理中汤等。
以上是细菌性痢疾的根除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这种病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治疗期间不得与他人共用餐具,最好分开进食。如果患者的体质比较弱,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败血症、关节炎、赖特综合征等,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这种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生冷变质的食物,不得喝生水,吃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净,饭前便后要用消毒液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