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急性乳腺炎这种病大家在熟悉不过了,可以说在初为人母的年轻女性中非常常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急性乳腺炎这种病,下面我就说说什么人会得急性乳腺炎?
我们知道,急性乳腺炎是最常见于哺乳期妇女,主要是乳管不通畅,使乳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的,本病如果不予以彻底治愈,哺乳期会反复发作,甚至以后乳腺导管内形成坏死病灶,导致癌变
乳腺炎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发病前常有乳头皲裂,乳头隐畸形,乳房受挤压,乳汗淤积等诱因。产妇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乳房皮肤清洁。
哺乳期要定时哺乳,不要让婴儿含乳而睡,乳汁过多时就用吸乳器吸尽,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只要做好预防措施,急性乳腺炎,则应及早积极治疗,可局部处理或全身治疗,轻者不要停止母乳喂养,重症者应考虑停止母乳哺乳。
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容易患急性乳腺炎,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外还与乳腺局部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哺乳期细菌入侵机会增加,细菌大多数经破损乳头沿淋巴管侵入,如婴儿口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有口腔炎症而吮乳则可直接侵入乳管;二是有些产妇由于乳头过小或乳头内陷等发育不良等妨碍哺乳,或者乳汁分泌过多而婴儿吮乳少,而又没有及时将乳汁完全排空,结果发生乳汁淤积,为细菌入侵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的场所。
乳汁淤积是细菌感染的前奏和基础。乳汁过多,排乳不畅,乳汁可淤积成块。 淤积的乳汁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多由哺乳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通过乳头皮肤破损或输乳管侵入乳腺实质,大量繁殖破坏乳腺组织,形成多房性脓肿。
乳头发育不良、乳头凹陷、乳头内翻或分裂时,乳腺导管排乳不通畅造成淤积。哺乳时间过长,小儿“含乳而 睡”,致使乳头表面糜烂或小儿咬破乳头,细菌由破口而入;或因感冒、咽炎、细菌经血行到淤积的乳汁内大量繁殖而化脓。
产后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包裹太严,出汗较多,清洗不够,乳房局部潮湿,也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哺乳期乳房受挤压、撞击等外伤也容易诱发乳腺炎。
通过上面内容的介绍,相信已经清楚了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急性乳炎,因此平时在喂奶的时候就应该尽可能的注意一些,改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是预防急性乳腺炎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