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部位,在受到外力因素和炎症刺激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粘膜受到损伤,从而给生活造成影响。通常尿道黏膜损伤发生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这时候就要及时的做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恢复的才会更快。然而有许多人不知道判断的方法,接下来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针对性的讲解。
尿道粘膜损伤主要通过症状进行判断,轻微的损伤其症状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仅仅会出现疼痛等不适感,大约在7天左右可以彻底自愈,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措施。此外当泌尿道发生感染之后,很容易导致粘膜发炎,从而造成粘膜破损,因此只要确定出现了感染,基本上就可以判断黏膜已经受损。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患者在受损之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血尿,尤其是在受到外力撞击、摔伤的情况下,发生的几率非常高,所以血尿也是判断黏膜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泌尿系统结石,当结石经过尿道排出时,也很容易损伤到黏膜,造成出血和疼痛。但最快速、准确的方法还是要做尿道镜检查,通过尿道镜伸入尿道里面,可以直接观察到尿道黏膜的受损情况,并根据受损的情况对症治疗。需注意尿道镜属于有创检查,耐受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在检查之前可以选择做局部麻醉。万一只是轻微的受损,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促进快速修复,受损严重者需谨遵医嘱服用消炎的药物。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对判断尿道黏膜损伤的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尿道黏膜损伤是不是特别严重,但若长期不做处理,病情会持续发展,导致局部发生感染,让患者承受更大的痛苦。所以说还是要重视治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