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这种现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生活当中时常会发生,轻微的崴脚在限制活动、多注意休息之后很快就会恢复,但对于同时伴有一些其它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对症使用药物,特别是在疼痛严重的情况下,要进行止痛治疗。接下来就和大家讨论轻微崴脚后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1.限制活动
轻微崴脚之后首先要限制局部活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再次活动脚部会导致损害加重,不利于恢复,所以必须要让脚部处于放松的状态,有必要的话应该要把护踝带上。此外适当的把脚部抬高,尽量高于心脏的水平位置,能够减轻局部淤血和血肿,更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
2.保守疗法
局部进行冷敷有利于消肿止痛,一旦受伤超过48小时就应该进行热敷,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水肿的吸收。与此同时还可以外用云南白药喷雾,红花油,因为此药物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效果,用药之后最好是用弹力绷带把关节固定起来,以免加重局部的损害。
3.适当的运动
待病情稳定可以下地活动,但要注意力量、范围,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的增加运动量和运动的时间。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需要警惕是否存在骨折的情况,应该通过X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排除。
综上所述,轻微崴脚之后可以尝试使用上面这几种方法去处理,大概2~3天左右局部水肿即可消除,疼痛的症状也会明显减轻。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治疗期间要避免局部受凉,否则会导致炎性代谢产物堆积,不仅会加重疼痛和水肿,还会延长恢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