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体内的湿气和寒气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如口服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颗粒等;中医理疗,如针灸,拔火罐等,还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方法进行调理。
一、中药治疗
1.参苓白术散
祛除寒湿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来调理。中医认为阳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而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当脾阳虚,其运化的功能减弱,就会出现寒湿内盛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治疗上主要是以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为主,而参苓白术散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对于寒湿内盛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附子理中丸
寒气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服用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具有非常强大的药性,可以对于患者出现的湿气过重,肚子冷痛,有非常好的效果,此药可以起到温中祛寒的功效。
二、中医理疗
1.针灸
针灸疗法祛除“湿气、寒气”应用十分普遍。可以通过针刺阴陵泉穴、脾俞穴来达到去除湿气的目的,可通过针刺关元穴、足三里穴来起到去除寒气的目的。另外也可以针对特定的穴位进行过艾灸的方式,如隔姜灸、隔蒜灸等,对于提升人体阳气,祛除湿气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2.拔火罐
通过拔火罐可以去除体内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达到去病的目的。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附于体表,造成局部淤血,达到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
三、运动
运动可以很好的使体内湿气祛除,通过运动的方式也可以使阳气上升,所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激发人体阳气,使阳气充足,这样外来的湿气、寒气不能侵袭人体,也有助于内生的寒湿加以祛除。
四、饮食疗法
多吃祛湿、祛寒的食品,如红豆,玉米,山药,辣椒等,具有健脾利水,可以排出身体中的湿气的作用。另外多吃苦瓜,具有清热祛暑、降压降糖、祛湿、益气补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