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偏慢可能会造成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如果出现心率偏慢,应该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时治疗。
1.冠心病:心率偏慢可能说明心脏内部出现器质性的损坏,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如果不加以治疗,长时间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出现心血管堵塞,从而引起冠心病的出现,严重时还可能会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患者属于遗传原因引发的心率偏慢,一般可以通过安装起搏器的方式进行缓解。
2.脑梗塞:心率偏慢还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流量下降,引发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出现脑梗塞等疾病,有时还可能会出现失语、视物模糊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缓解,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
3.高血压:心率偏慢可能会引发肾脏供血不足,肾脏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从而出现蛋白尿、少尿等症状。日常饮食应该注意低盐、低脂饮食,还可以通过食用油菜、黄瓜等富含维生素与钙元素的食物来维持心肌的营养,同时避免食用油腻性食物,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