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的医学名称为腹泻,每天都腹泻首先需要考虑饮食因素,比如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物等都可能会造成腹泻。如果饮食正常,则要考虑是否为疾病因素造成了腹泻。
部分食物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导致肠道蠕动速度加快,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没有被吸收完全就排出体外,继而出现了腹泻症状,比如大量进食生冷食物、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会造成腹泻。除此外,长期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营养物质无法被吸收,也可导致大便不成型的问题出现。
若饮食正常,但每天都出现了腹泻症状,则可能与肠道慢性疾病、肝脏疾病、胰腺病变有关。具体如下:
1.肠道慢性疾病:慢性肠道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都可对肠道蠕动功能、菌群分布造成影响,导致食物残渣无法被重新吸收、肠道蠕动速度过快,出现反复腹泻症状。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肠炎、肠道腺瘤性息肉病。如果长期腹泻还伴随了血便、腹痛、身体消瘦等表现,可能与肠道癌变有关,需要就医进行肠镜、直肠指检、粪便常规检测等进一步确诊。
2.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负责分泌出胆汁吸收脂肪类物质、脂溶性维生素,部分营养物质也需要在肝脏内合成储存。因此,出现慢性肝病,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肝脏癌变等,都可对食物消化和吸收造成影响,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后,可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型等症状。
3.胰腺病变:胰腺也属于消化腺之一,外分泌功能就是分泌含有消化酶的胰液,起到辅助小肠吸收脂肪的效果。因此,在出现慢性胰腺疾病之后,也可能会有腹泻症状,比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变等。胰腺癌发展到晚期阶段后,还可能会合并脂肪泻表现。
除了以上三大类疾病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出现腹泻症状。因此,如果每天都腹泻,调整饮食、做好生活护理之后也没有缓解,应当就医进行相关筛查,确定腹泻出现的具体病因后,再进行诊断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