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经常流口水,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但也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前兆等病理性因素造成的。
一、生理性因素
晚上睡觉经常流口水,没有其他任何体征,可能与睡眠姿势不正确有关,比如整夜保持俯卧位、侧卧位睡姿,会造成面部组织压迫、嘴角处于张开状态,口水就会顺着重力流出。这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不需要特殊治疗,改变睡姿、更换舒适的枕头即可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的就是睡眠过程中出现了呼吸暂停,表现为口鼻腔气流停止而胸腹呼吸动作尚存在的病理性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造成张口呼吸,容易出现睡觉时流口水的表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通过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佩戴矫治器等方式缓解。如果是呼吸道阻塞造成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要前提下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被称为面神经炎,其与着凉受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病发后可导致面部神经功能异常,出现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流口水等表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通过局部热敷治疗、红外线照射治疗、超短波热透治疗等方式缓解。在有医嘱的前提下,也可口服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常见药物类型有阿昔洛韦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盐酸更昔洛韦片等。
3.缺血性脑卒中前兆:如果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病史,已经合并了动脉粥样硬化。近期出现睡觉时流口水、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四肢无力、失去平衡力等表现,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前兆,临床将这类症状称为“小中风”。建议先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扩容治疗、抗凝治疗或扩血管治疗。
除了和以上三种病理性因素有关外,晚上睡觉经常流口水也可能是其他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造成的。建议结合实际体征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应当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戒烟戒酒、身体允许前提下适当运动、积极减重、保持清淡饮食等,都对病情恢复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