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不会发展为胃癌,但是如果不治疗任由病情发展也有可能出现胃炎,不一定会直接变成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部黏膜上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口-口途径、粪-口途径均可传播,因此不建议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接吻、共用牙具以及共同食用饮食等。感染后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并控制病情发展,具体用药谨遵医嘱,避开诱因,坚持治疗,一般不会发展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在胃黏膜层大量繁衍,仅凭人体的免疫系统或其他功能很难彻底清除,长此以往不断的侵蚀胃部黏膜,很容易诱发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不一定会直接变成胃癌,而且诱发胃癌与长期吸烟、经常酗酒、体型肥胖、饮食不当等也有所关联。
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还要保持健康饮食,不吸烟不酗酒,降低胃癌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