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肿大并不是疾病,而是疾病诱发的症状,针对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常见病因有急性颌下腺炎、颌下腺涎石病、涎腺囊肿等,需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1.急性颌下腺炎:急性颌下腺炎是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造成的颌下腺逆行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颌下腺异常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从导管口渗出、发热、呼吸和心率加快等。急性颌下腺炎多需进行药物治疗,早治疗是临床治愈的关键。常见用于急性颌下腺炎的治疗药物有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土霉素片等。在必要的前提下,需配合进行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重度急性颌下腺炎可能需要手术摘除颌下腺。
2.颌下腺涎石病:颌下腺涎石病是指发生在涎腺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在涎石病中,下颌下腺涎石病较为常见,颌下腺涎石病可能会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颌下腺涎石病可合并颌下腺肿大、开口处轻度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等。颌下腺涎石病合并颌下腺肿大,需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有碎石机碎石、激光碎石、唾液腺镜导管取石等。
3.涎腺囊肿:涎腺囊肿多发生在腮腺处,其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的疾病,包括了唾液腺黏液囊肿、腮腺囊肿、舌下腺囊肿等多个类型。涎腺囊肿可造成颌下腺肿大,而涎腺囊肿无特殊治疗方式,需手术切除治疗。但是在手术切除后,可能会复发。
除了以上三种疾病外,颌下腺肿大也可能与涎腺病毒病、涎腺混合瘤、涎腺未分化癌等疾病有关。建议颌下腺肿大先就医检查,明确颌下腺肿大肿大的具体病因后,再就医进行治疗。建议治疗期间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戒烟戒酒、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保持规律睡眠等,都对病情恢复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