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大便不成形可能是饮食不当的生理因素造成的,也可能和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有关,需要尽快查明引起原因,针对性治疗。
一、生理因素
慢性腹泻属于消化系统出现的一种症状,以排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伴有黏液等为主要表现。当人体摄入大量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时,会增加脾胃负担,刺激肠胃黏膜,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从而引起慢性腹泻。此类人群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热敷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二、疾病因素
1.胃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胃肠黏膜出现炎症反应。病原微生物侵害胃肠道,造成胃黏膜受损,胃肠道菌群失调,致使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现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奥美拉唑肠溶片等药物,可以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功能。
2.细菌性痢疾:肠道感染志贺杆菌而引起的传染病。志贺杆菌进入消化系统后,毒素会造成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甚至出现溃疡,并刺激胃肠道加快蠕动,造成腹泻、发热、大便带血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黄连素片等药物,可以起到减少肠道分泌,消灭病菌的作用。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引起,建议患者前往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