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坏死是指在急性期有肝细胞损害,又称为急性肝衰竭,如果能够早治疗,有一定治愈率,若耽误病情,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查出急性肝衰竭后,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延缓肝脏损伤程度,使肝脏恢复正常代谢,多数患者可以彻底治愈。但如果发现的比较晚,或者忽视病情,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能会使肝损伤持续进展,从而影响治愈率。
查出急性肝衰竭后,应尽早开展内科治疗,主要以去除原发病为原则,例如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需使用恩替卡韦胶囊、替诺福韦酯片等药物治疗;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时,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如病情进展速度比较快,再考虑做人工肝,也可以采取肝脏移植手术,发生肝豆状核变性时,建议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或采取白蛋白透析治疗,可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
一旦确诊为急性肝衰竭,需及时住院观察,并在专业医生导下治疗。针对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进行鼻导管插管或进行加压面罩,以防发生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