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气通常是指降气,中医针灸通常会起到降气的作用,但也可起到补气的效果。
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方式,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把针灸按照一定角度刺入穴位,并对该部位进行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其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可推动气血运行、使经络更加通畅。
中医所说的“气”是人体基本物质,其具有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及中介作用。但如果气过于旺盛、上逆,则会造成身体不适。在出现气逆证时,对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就能起到降气的作用。但并不会造成气流失,且针灸也可起到补气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针灸只是物理治疗方式,其能缓解身体不适,但无法直接治疗器质性疾病。因此建议出现不适体征后,先就医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病因,遵照医嘱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期间,应合理搭配三餐饮食、注意劳逸结合、身体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