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一个减号通常是指尿蛋白阴性(-),其属于正常结果。
尿蛋白指的就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其是尿常规检查的重要指标。在正常情况下,肾脏具有滤过和重吸收功能,被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会被肾小管再次吸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在进行尿常规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其结果用(-)表示,属于健康的表现。
而如果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则属于阳性结果,临床将其称为蛋白尿。如果尿中蛋白质含量≥3.5g/24h,则属于大量蛋白尿。一旦确诊为蛋白尿,多提示自身存在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尿常规检查没有异常,并不等于自身没有肾脏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因为许多疾病在初期阶段,并不会直接影响尿中的成分。因此,确定是否存在疾病,还应结合自身体征、影像学检查、肾功能检查等进行综合性判断。一旦确诊,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相关疾病治疗期间,患者应加强个人生活护理,如多喝温水促进代谢、避免吃高盐分和高脂肪类食物、注意劳逸结合、定期就医复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