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疼,即脚掌痛,中医辨证理论可能由于肾虚、痰湿、血热、湿热以及气滞血瘀等因素所致,需要辨证施治。
1.肾虚:通常而言,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前者,当脚掌有时伴有热量并引起脚掌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六味丸、龟板和肉桂;对于后者,不能长时间站立和脚掌疼痛,应遵医嘱服用八味丸。
2.痰湿:通常是指体内津液无法正常运化,导致大量的津液凝聚成痰阻滞于体内,多数与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晕、身体困重、胸闷以及腹胀等症状。此外,若身体内出现痰湿,可致使脚掌经络不通,影响脚部的正常运转,从而造成脚部疼痛、肿胀等现象。建议通过六君子丸、二陈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拔罐、刮痧等方式进行改善。
3.血热:一般是指外感热邪入血液,血行加速而发生异常,表现为出血、发瘀等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口渴、身热、心烦失眠、便秘等症状,也有患者会出现脚掌痛的情况。可在专业医师操作下,通过针刺血海、大椎放血治疗,或遵医嘱口服丹栀逍遥丸、牛黄解毒丸等药物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4.湿热:身体内湿热过重,可能会引起关节和软组织的水肿,增加脚部的负担,从而引起脚掌痛。可以进行中医治疗,多做经络调理,如拔罐、刮痧等,也可遵医嘱服用四妙丸、龙胆泻肝丸等药物缓解症状。
5.气滞血瘀:若为气滞血瘀,多数由于各种因素致使局部血行缓慢、脉络被阻,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疼痛。可遵医嘱服用逍遥散、少腹逐瘀汤等。或通过针灸、贴敷、拔罐等方式进行缓解。
此外,中医治疗脚掌痛,还可以按摩、推拿、小针刀治疗进行缓解,促进组织的修复。亦可以采取相应的物理治疗手段,比如烤电、频谱照射以及电磁疗等,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恢复期间要多休息,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劳逸结合,起居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