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手足口指的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患者发热从病程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件好事。
手足口病是因肠道病毒感染诱发的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多见。该疾病起病急骤,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发热、咽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并在口腔黏膜、手足皮肤表面出现小疱疹或溃疡。其属于自限性疾病的一种,病程约为7~10天,到目前为止临床并没有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物。
从其病程发展的角度来看,发热其实对病情恢复有益处。因为发热是机体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身体会借由高温调动防御机制,并抑制病原体繁殖。其能起到缩短病程、增强药物效果的作用。但如果发热体温过高、超过38.5℃,则需遵照医嘱口服解热镇痛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缓释片、吲哚美辛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手足口病虽然具有自限性,但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也需尽早就医详细检查,并遵照医嘱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温水促进代谢,可适量摄入清淡好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如烂面条、米粥、鸡蛋汤、鸡蛋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