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上长小白米粒,可能是粟丘疹、毛囊炎、白头粉刺、湿疹、花斑糠疹等原因所致,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改善。
1.粟丘疹:多数是遗传因素、汗管损伤等所致,一般面部比较多发,皮肤主要表现为米粒或针尖大小的白色、黄白色小丘疹。通常无自觉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基本上可以自行消失。
2.毛囊炎:小孩不注意脸部卫生清洁,可能会导致毛囊口被堵,受细菌感染之后会引起炎症,导致皮肤出现白色小丘疹或肿痛等。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夫西地酸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3.白头粉刺:小孩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雄激素分泌多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形成白头粉刺,像米粒大小,可能会伴随疼痛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改善,常用药物有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凝胶等。
4.湿疹:小孩接触花粉或螨虫等,可能会导致脸上皮肤过敏,有时会出现米粒大小白色丘疹,严重时可能会红肿、疼痛等。可遵医嘱谨慎使用药物改善,常用药物有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水杨酸软膏等。
5.花斑糠疹:主要是马拉色菌侵犯脸部皮肤角质层所致,属于皮肤真菌感染问题,会使病变皮肤处颜色发生改变,可呈现白色或淡褐色、淡黄色等,主要为点状斑疹。可以遵医嘱用药治疗,常用药物有克霉唑软膏、酮康唑乳膏等,能起到抗真菌作用。
日常中家长要注意小孩脸部皮肤清洁,出现瘙痒不适时不要搔抓,以免感染。皮肤反复异常时,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