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类药材一般有桂皮、土荆皮、当归、五加皮、川芎等,鉴别要点一般是形状、表面、折断面、气味、显微特征等,如果患者使用后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一、皮类药材
1.桂皮:是指桂树的树皮,一般在秋季采摘,晒干后使用,味辛、甘、温,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2.土荆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具有祛风除湿、止痒、杀菌的功效。
3.当归:指当归属植物的根和根茎,味甘、辛、温,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4.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的干燥根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利尿的功效。
5.川芎:是指川芎属植物的根茎,川芎味辛、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二、鉴别要点
1.形状:如枝皮则呈细条状或卷筒状,粗大树皮上剥的皮,大多粗大而厚,呈长条形或板片形,根皮多数呈短片状或筒状。
2.表面:如外表面和内表面的颜色、质地、光泽等。
3.折断面:观察药材横向折断面的特征,如平坦状、颗粒状、纤维状、层状等,有助于鉴别药材的种类和品质。
4.气味:闻药材的气味,不同种类的皮类药材具有不同的气味,是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5.显微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态、结晶等特征,有助于鉴别药材的种类和品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皮类药材时应格外注意,遵医嘱谨慎使用,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确定皮类药材的用量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