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指由于一个人缺乏对自我的管理,从而把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病因尚未明确,可通过心理治疗缓解,具体可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拖延症主要是指时间管理方面失败,从而在知道后果可能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推迟行动,好发于大学生和职场白领等人群,临床将其分为鼓励型、逃避型和决心型。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发病后患者可能意识到或无意识。如果长期拖延、不治疗,可能并发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如果出现长期做事拖延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机构通过询问病史、精神检查等方式明确病情,治疗方法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通常无需使用药物或手术的方式干预。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即刻行动、摆脱拖延以及合理情绪疗法等,主要过程是对何时完成任务无所谓的态度进行批判和驳斥,从而转变认知观念,建立积极情绪。
如果有拖延症的现象建议及时干预,否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注意适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