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胃疼多考虑和不注意饮食有关,但也不排除是消化不良、胃痉挛、急性胃肠炎、胃下垂等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法缓解。
1.不注意饮食:一次性进食过多的食物,走路时胃中的内容物会刺激胃黏膜,所以出现胃疼的现象。建议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10~15分钟,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改善胃疼的症状。
2.消化不良:经常暴饮暴食,吃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红薯、马铃薯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通常患病期间胃内容物排空延迟,此时走路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促消化的作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3.胃痉挛:饭后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胃部组织受到牵拉,胃壁平滑肌过度收缩引起胃痉挛。患病以后一般会出现腹部绞痛、胃反酸、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10~15分钟,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4.急性胃肠炎:如果长期饮酒,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诱发急性胃肠炎。患病期间由于炎症刺激胃黏膜,可能会出现胃疼的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效果。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大蒜、生姜等。
5.胃下垂:如果本身属于瘦长体型,或者患有幽门梗阻,可能会出现胃的位置下降,低至盆腔,诱发胃下垂。患病期间患者在站立或走动时,会对胃产生重力牵引,所以会引起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调节胃肠菌群,改善症状。病情严重时可以通过毕式胃部切除术治疗,能够缩小胃体积,减少胃内容物潴留,帮助恢复正常胃的体积和位置。
日常生活中随时关注病情发展情况,病情严重时及时就医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